close

祇園花街大概起源於江戶時代,當時因為到八神社朝拜的人很多,附近商家做起了提供茶水、小吃的生意,漸漸形成了茶屋街,後來很多商人文人都喜歡到這裡洽談生意、以酒會友,因此引進藝伎表演助興,便成為京都極具特色的文化。

 花街最盛時期有茶屋500多家,藝伎、舞伎近1000人,後來隨著時代變遷,花街盛況已不再,目前還在執業的藝伎僅數十人。

在這裡表演的藝伎也不屬於特定茶屋,而是平常各有居住和練習的場所,有客人召喚才出場到各茶屋表演。茶屋為了方便藝伎表演,建築和一般京都的町家略有不同,除了用餐空間外,二樓通常有個不小的表演場。

華燈初上,茶屋紛紛亮起暖色招牌,準備開門迎客,

傍晚時分,街角常可見慕名前來追逐藝妓的觀光客,

避開人潮,走過一旁古色巷弄中,感受它夜晚裡古樸中帶著濃妝豔抹的氛圍,

窺視出格子裡的店家正殷勤招呼熟客,再晚些不知是否會有藝妓們在茶室之中與風雅之士談笑風聲呢!

這次無緣的十二段家─本店,本店只接受預約且僅供應しゃぶしゃぶ,早在一個月前即預約,行前還是臨時決定別一人獨享這美食了,決定留待下回和老公一同分享,

十二段家─花見小路店,這間分店不需預約,價格也較平易近人些,不過用餐空間沒本店精緻,

十二段家是京都名店,也是京都第一家しゃぶしゃぶ名店,曾吸引不少名人到訪用餐,評價不一,不過大多旅人都還是認為三嶋亭的しゃぶしゃぶ更勝一籌,

黯淡夜色,花見小路這裡還保留了當年的木造建築與格局,飄散著濃濃的京味,

在花街看到藝伎,大多只是驚鴻一瞥,沒機會近距離欣賞她們的美,他們站在人群中顯得特別與眾不同,

藝妓一身華麗的和服,帶著藝妓館的紋飾,繫扎梅青色的飾帶,這就是日本古京都風韻的象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li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