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要回台的那天,特地選在清晨五點多早起和同事去第三漁港採買中秋節烤肉的漁貨食材,帶著睡眼惺忪騎往魚市,
清晨熱鬧滾滾的魚市場交易熱絡,和我想回家睡回籠覺的身軀成反比,市場內的叫賣聲此起彼落,一刻也不得閒,
為什麼要犧牲睡眠時間,早起到魚市場購買呢?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這時的漁貨不僅新鮮,而且還是以公斤計價,一般市場均以台斤計價,這一來一回就差了近一倍,不過這裡單次購買的量需較大量,否則會慘遭人白眼,先巡視一番之後下手,這攤位我買了2.5公斤的活跳跳小管外加一隻魷魚一共700元(當天賣價280元/公斤),
若你是這樣一整籮購買的還有更多殺價的空間,這樣價差就會更大,別擔心一次購買這麼多量會吃不完,因為這些食材都有季節性,也許再過一陣子就買不到這麼肥美的小管,現在購買的這些新鮮小管,回家後分批冷凍可以存放很久,其鮮味也不會變質,
(PS)如何分辨新鮮小管是否新鮮,看其色澤是否透明、鮮紅,身體變白就表示死掉不新鮮了;魷魚如果是活的眼睛是呈現綠色,以上為簡易分辨方法。
在魚市場繞了一大圈後,我買了小管(280元/公斤)、魷魚(350元/公斤)、花蟹(500元/公斤),墨魚因為不適合烤肉所以沒買,不過我倒是頭一回看見墨魚未拆解的樣子,
正打算回家之際,發現這位阿姨正在挖海膽,吸引我的目光,忍不住停下腳步,這不就是我的最愛ウニ嗎?菜單裡沒寫到它,因為之前曾帶過挖好急速冷凍的ウニ回家與雙親分享,無奈攜帶過程過長,ウニ稍微解凍後,再度食用,不堪腥味的阿母,直說叫我別再買了,那次只好將ウニ以澎湖道地料理方式炒蛋食用,真是浪費,
但是看著剛挖好的ウニ實在令我嘴纏的口水直流,忍不住問了老闆,如果今天晚上我連殼帶回台灣,容易攜帶保存嗎?阿姨掛胸圃保證今天晚上回去馬上食用,絕對OK,同事在一旁阻止我,建議我買殺好的,不然回去我不好處理,我把之前的經驗告訴她,並表示我這次一定要帶活的回去試試,此時就連隔壁的阿桑也跑來湊熱鬧,七嘴八舌之後,我還是決定先買各10顆回去試試,
阿姨當場教我解剖方式,還很阿沙力請我生食一顆,不沾任何醬料更能凸顯他的鮮甜,更堅定我要帶他回台的決心,當天賣價一顆40元,超平價...
回家後依照阿姨教我的保存方式,直接放在陰涼處平放即可,不需置入冰箱冷藏或幫其添加水份,(因為只要冰入冰箱即會死亡,若添加水份也只能添加海水,添加淡水將因鹽分濃度不同而造成死亡)
當天下班即打包我的鮮蚵和ウニ,其餘的花枝丸和小管等不受新鮮度考驗的食材,就麻煩隔天同是幫我託運了,到機場後到托運櫃檯交代櫃檯先生,因為我的ウニ就放在最上層,所以是否能夠盡量不用重壓它,他不敢跟我保證是否可以完全避免,因為中間過程會經好幾手,所以經協調,我說那在澎湖這裡別壓到應該還好,於是我說還是貼張易碎品的警告標語好了,看到他們嘴角的笑容,他們一定覺得我很瘋狂,
結果等我回台在貨運轉盤上領到我的行李時,發現除了易碎品的警告標語外,還多了一張警告標語,看到這我覺得他們實在太爆笑了吧!工作忙碌還不忘記要開點小玩笑呢!這就是澎湖人...
到家後,馬上依照阿姨教我的解剖方式,表演給家人欣賞,以下部分血腥不敢看的請轉台,
解剖前先看看這新鮮的ウニ,今天我買的是白棘三列海膽,學名Tripneustes gratilla,俗名馬糞海膽、花膽。經過一整天的擺放,還能保有其鮮度,牠身體的棘刺還在微微擺動,腹面中央的口器裡,五顆起角的牙齒也在一張一開,
沿著口器四周,先以鈍器敲打膽殼(生物學家稱為「硬克」(Test)),使之容易分離,這步驟建議套上手套,不然手很容易被棘剌刺傷,
接著,以刀子沿著敲碎的口器四周膽殼,劃開一週(市場阿姨所教的手續可沒這麼麻煩,這是我們這些菜鳥自己想的),
將劃開的膽殼分離剝下,
露出完整內臟及體液,
將體液及海水倒出,可清楚看見管狀胃、肝臟及重要的生殖器,
將附著於膽殼內壁的內臟挖除,
露出五瓣黃色膏狀物,即「馬糞海膽」的生殖腺,一般來說海膽都是雌雄同體的,同時有著雌性排卵及雄性排精的生殖器官,牠們會將精子及卵子排出海水中受精,
而這部份就是我們人類的最愛,海膽籽─「ウニ」,
接著以清水清洗乾淨,今早在魚市場阿姨以海水幫我清洗,超鹹,回家我們就以一般淡水清洗即可,
洗淨後就能直接食用了,我喜歡直接生食,品嚐牠那鮮甜入口即化的口感,
若你像我阿母那麼怕腥味的人,生食就會出現和我阿母一樣的表情,還是建議沾點醬油哇沙米,不僅能降低腥味,也能夠提昇牠的鮮美。若再不敢生食,就以澎湖道地料理方式,海膽炒蛋食用囉!
PS:爲了我們的生態環境平衡,讓海膽他們能夠有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我一年只吃這一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