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碎碎唸一下,捷克蜜月只剩幾篇就可以拼完了,再加上旅行社即將連結,這幾天決定先來拼捷克,加油!加油!

離開布拉格的最後一天早晨,和老公因為二人互相誤會對方很喜歡天文鐘,所以急忙用完早餐,趁還沒出發前的空檔又衝到市集看看店家開門了沒,果然還是太早了,只有零散的幾攤蔬果商有營業,算了!沒緣分,我們只能期待下次有機會能夠再訪布拉格了!

今天我們將起程離開我們待了3天半的布拉格,上午我們先訪塔拉古鎮瀏覽銀幣鑄造重鎮,最後再拉車到布魯諾夜宿一晚,

塔拉古城KUTNA HORA ,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世界遺產,曾為波西米亞王都所在之地,如今已無盛名之累,

第一站我們來到中世紀時候的公墓教堂─人骨教堂,1142年人骨教堂現在位置的附近建了一座修道院,修道院的主要目的在開墾附近的田地。1278年,波西米亞的 Otakar國王二請世修道院院長Henyy前往聖地(耶路薩冷),回程時Henry帶回了一把聖地的土壤撒在修道院的墓園中,漸漸的修道院的墓園成了中歐地區名門貴族最希望埋葬之處,墓園在14世紀黑死病流行及15世紀初胡斯戰爭時擴大。

自1511年起,由一位半瞎的修道士開始挖出了遭遺棄墳墓的骨骸放置於修道院中。這個修道院在1703-1710年,由著名的捷克建築師(義大利裔) Jan Blaej SANTIM-Aichl 改為捷克哥德式的,內部骨骸的安排由捷克的木雕師Frantisek Rint負責。人骨教堂內有四萬人的骨骸,教堂中最大的就屬教堂內四個角落分別堆放四堆鐘型的骨骸堆。最有意思的是教堂中央的大型人骨吊燈及人骨聖體匣, Schwarzenberg 家族的盾型徽章。

因為會怕,所以沒買攝影票,只特地將門口的地標拍下紀念,

第二站─聖芭芭拉教堂 St. Barbara 是礦工的守護聖者,所以這座敎堂的資金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銀礦工人的奉獻,於1388年開始建造,依據史料,教堂有兩次增高教堂屋頂的高度,相信教堂屋頂越高,象徵地方礦業越興盛。教堂的興建中斷過數次,最後花了500多年的時間興建完成(1905年完成),

 

聖芭芭拉敎堂和布拉格的聖維圖斯大敎堂同樣都是出自於 Johann Parler之手,高聳的歌德式尖塔,共有27座每座尖塔,各有二座飛扶壁和正廳連接,非常壯觀!

塔拉古鎮KUTNA HORA ,整個城幾乎都是中世紀的建築,耶穌會學院前的石造橋樑巴爾波爾斯卡道(Barborska),便是通往VLASSKY DVUR 銀礦博物館必經道路,橋上裝飾有13尊西元1703-1716年由耶穌會教士Frantisek Baugut所作的聖徒雕像,當初是仿查理士橋而建造的,

Kutna Hora起源於13世紀,為銀礦沈積的產地,後來成為波西米亞銀幣鑄造重鎮,此舉不但使城鎮搖身一變成為國家的財政中心,更躍升為波希米亞僅次於布拉格的重要城市,而當時的國王亦因此成為中歐最富有的人,

十五世紀時,雖然受到胡斯戰爭爆發的影響,採礦活動一度處於停滯狀態,但隨著戰爭的結束即刻又恢復了原本的榮景,不過自十六世紀開始,銀礦的產量逐漸減少且品質亦大不如前,在情況始終未獲改善下,西元1547年義大利宮被迫停止繼續生產Prague Groschen,連帶的,城鎮的重要性與地位逐漸喪失,

寧靜小鎮、幽靜的石城,靜靜的散發著濃厚的波西米亞的氣息,

造型獨特的古道,據聞晚上夜燈打上沿途白磚會發出反光,形成一條獨特的星光大道,

田園曲徑、天空飛機劃過的那一道白煙別有韻味,

小鎮依舊有著波西米亞濃烈的對比色彩與獨特設計,

第三站,VLASSKY DVUR 銀礦博物館,

這裡曾作為鑄銀幣廠和市政廳的義大利宮,由於14世紀時義大利的工匠最為傑出,因此鑄幣廠請來了許多義大利師傅,使得中庭有了這樣的名稱。

來此戶外教學的學生,看見我們這些外來客,擺起各種姿勢供我們拍照似乎很想紅,

各個年代所鑄造的銀幣,

穿著古裝示範製幣的工作人員,

老公下海嘗試製幣工作,有點肉掉了,

我們自製沒辦法使用的古幣,右下角是失敗的,

接著沿著木階梯前往隔壁的會議廳,

會議廳是當時開會的地方,前後牆上訴說著發生在鑄幣廠內的兩段歷史故事,

廳內的座椅,椅背可以180度旋轉,如果將椅背對著發言人,則表示抗議對方的說詞 ,

Kutna Hora雖然曾經輝煌,但如今他是如此平凡,鎮上只剩下銀礦博物館、義大利宮等景點,記錄著當年歷史的痕跡,不過他就像是捷克許多的小城鎮一樣,物價便宜,可以來此尋寶、留作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lifl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